第十七週星期四 羅耀拉·聖納爵司鐸紀念日 聖雅風主教聖師紀念日
聖碧月·庇特來司鐸紀念日 第二十五週星期四 第二十五週星期五
聖雅維拉·耶穌德蘭(大德蘭)貞女聖師紀念日 第二十八週星期五
聖永樂司鐸及同伴殉道紀念日 第三十四週星期三 第三十四週星期四
國際家庭日彌撒一開始教宗方濟各就說:「讓我們為家庭祈禱,使主的精神,也就是愛,尊重,和自由的精神,能夠在家庭中成長。」
彌撒中教宗引用讀經一宗徒會議對歸化基督的外邦人需不需要割損的決議:「聖神和我們決定,不再加給你們什麼重擔,除了這幾項重要的事:即戒食祭邪神之物、血和窒死之物,並戒避奸淫;若你們戒絕了這一切,那就好了。」作出了反省。
教宗說:「“猶太化”以牧靈申辯,神學申辯,和一些道德申辯,質疑了聖神的自由,以及無償的基督復活和衪的恩寵。他們的論點,既有條理,但卻又僵硬。」教宗重申:「僵硬不是善良的精神,因為它質疑無條件的救贖和基督的復活。」
僵硬的精神總是附帶著各種條件,只會引起緊張混亂。在這家庭日當中確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反思的機會。
我們對家人的愛是不是有條件的愛?是不是有要求回報的愛?「祗要你做了這個這個才是爸媽眼中的好孩子。」「要是你真愛爸媽的話,你就應該這樣那樣。」夫妻之間的關係也一樣,也祗有滿足這個條件,那個條件時才表示你愛我,或者我才愛你。然而在聖神的帶領下,衪讓我們明白,無條件的愛並不代表沒有天主的期待或人性的考驗,反而是在期待和考驗中完全不增損“去愛”的本質,這樣子喜悅的愛,含淚的愛,心疼的愛,種種不同挑戰下,肯去愛,敢去愛,也願意接受愛和它的一切條件,才是真正沒有條件的愛。
願我們都像耶穌基督一樣,活出衪的愛,即使我們也懸掛在現實生活的十字架上。
周道(美國德州終身執事)
5/20 即將推出線上成長課程,敬請期待!
第一集洗者若翰
教宗的 “願祢受讚頌”通諭五週年紀念,從5/16到5/24有一周的祈禱活動,邀請各位一起參與祈禱.
經過了疫情,以後的生活,就算恢復平靜,世界也回不去以前的狀態!計劃趕不上變化,只有天主掌握變化!
因此祈禱分辨主旨的能力,變得更重要!做天主的旨意就是一道平安符,天主會在祂的旨意中保護我們!
如果遇到兇悪危險、甚至誘惑,那也是耶穌允許的,是為了讓我準備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我立刻轉向基督,與祂的恩寵合作,就可以度過一切!
否則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世俗的人有第二條路走嗎?他們也沒有。所以為了獲得安全感、求平安,產生許多來自心理防衛機制的行為,但這種自我安慰是沒有用的!
我重新想一想,人到底是什麼!中國人說人是萬物之靈!靈是什麼?人的存在狀態只限於肉體肉身嗎?如果人的存在可以超越看得見的物質肉身,那麼當人沒有肉身的時候,人要如何存在呢?
如同一場賭博,我賭的是:我相信人有靈魂,在失去身體後,靈魂會繼續存在。我不會輸!我已經贏得來世及今生!因為在今生現世,我已經活在耶穌基督的平安內。就如人年輕時,讀書或學技術,準備自己的未來,我正在準備自己靈魂的未來–永生!
世界上的人,最缺的就是內在的平安。其實很多人,已經到了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平安的狀態。所以就開始生病,生的病連醫生都沒辦法治。
如果夠聰明,是不是要好好想想這個問題。如同精明的商人,要好好計劃計算一下。沒了身體,要怎麼活下去?怎麼樣活得更好?我們要尋求此生的成功?還是在永生上的成功?為了此生的成功,而失去永生的成功,算盤打一打,值得嗎?
世界上的人,賺錢賺到只剩下錢,用自己的靈魂去賺得世界。然後就如耶穌所說的,當要坐下來好好享受自己所累積的財富時,快就蒙主恩召了!
天主會供應我一切所需,不多不少剛剛好!只有憑藉信任天主的愛與供應,我才能得到所需的一切!這不也也是一種謙遜!我不是只靠自己去經營與掌控一切。
當財富變成安全感的來源、與人建立關係的工具、自我肯定的因素時,財富不會帶給人真正的自我肯定、生命意義、真我實現!
除非財富成為靈性成長的資源,幫助我學習去愛,財富能夠豐富我愛的能力,財富才達到真正的意義!
財富是中性的,是人心決定財富対自己產生幫助、或傷害、正面、或負面!難怪聖依納爵,告訴我們:要平心、沒有分別心地去看財富與貧窮、健康與疾病、成功與失敗。重點是:想清楚,什麼是幫助我們走向天主的(而不是剛好走相反方向)?對靈魂、永生有好處的?
我祈求慈悲的主賜恩竉,使我能夠在一切的挑戰困難中,都保有一顆自由的心、平安的心!從耶穌那得到力量而不執著、能放下!為與主合一而放下!為得到基督而放下!為永生而放下!
張宏秀(心理輔導博士)
攝影:Teresa Chang
佛學要人面對自己人性的貪、嗔、癡,並用戒、定、慧來對質!對跟隨基督的人而言,不敢說我們沒有貪嗔癡,那是佛教徒的專利。我們該怎麼處理人性中的貪嗔癡?
貪,是因為內在的空虛,沒有安全感,才會索求無度。但是我認識天父是好爸爸,我知道祂一定會供應身心靈一切所需!我也相信天父渇望將祂的富裕分享给我!
如此、每當貪念的種子發芽了,我就帶著我的芽菜到耶穌聖心內,跟耶穌一起說三次「天父自會供應」,把我的小芽菜交託在耶穌手中。我內在的空虛不安,就被聖心內的寶血淨化醫治,而充滿天主供應的平安!
嗔,憤怒來自內在的無力、無助、或是悲傷。天主是我們的力量與救援,我們還畏懼何人?無需憤怒!
耶穌在真福八端(增加幸福指數之道)開示: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只有我們接受並表達哀慟,天父才有機會(自會)安慰我們!
天父知道,太多子女沒有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哀慟,而產生憤怒,傷害身心,這也讓祂哀慟!
真福八端中另一個避免憤怒之道是: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耶穌要我們去想通,為了建立天國並實踐天國公民的責任,當好人而受傷害是常有的。這是我們認同天國而奉獻犠牲的代價!
我們相信所有的傷痛委屈,在人世間犠牲失去的一切,天主都會連本帶利加倍補償、平反。這才是真正的幸福!如此我們何需忿忿不平,也不會允許憤怒卡住自己的生命!
癡,來自執著、上癮與過度依賴。因為跟自己的感受疏離、忽略跟自己的關係,也不認識天主的豐富偉大,及基督的愛!自然缺乏抵抗力,對世界的種種執著難捨,失去內在的自由而被奴役!
天主是愛!在祂的愛內,沒有放下癡迷的恐懼!因為我們可以回去找耶穌,讓祂的愛,觧開執著的捆綁、融化癡心!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愛與犠牲中,所隱藏的巨大力量,可以將我們從依戀癮疾的黑暗中,釋放出來!只要將依戀執著,奉獻給十字架上的基督,依靠祂早就為我們預備好的救贖,我們會得釋放!
天主理解我們的人性及貪嗔癡,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渺小有限,畢竟我們是祂所創造的!天主是愛!祂愛我們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因有限的人性,而挑剔貶抑我們!只是天主渇望貪嗔癡及所有卡在我們與祂之間的東西,通通清空!我們需要和天主一起去淸空!我們需要在跟祂的關係中、在祈禱中,把困難與軟弱奉獻給耶穌,接受祂溫暖的療癒與帶領!耶穌會牽著我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向天父的懷中!
張宏秀(心理輔導博士)
攝影:蔡偉標
影片來源:網路
在靈修的過程中,如同教宗講的,要常常回到自己跟耶穌「初相遇」的經驗,我們的「加里勒亞」!那個你我願意答覆基督的召叫,成為基督徒,跟隨基督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原點」!
再次去回憶蒙召的經驗,品嚐那份感動,感謝那來自天主的恩寵。祂藉著基督召叫我,認識自己的真實生命與身分:我是天主的幸福子/女,也終將會回到父家,與天父共融!
在靈修祈禱中,在肯定天主是父的關係中,我們體驗到:我們一無所有;但我們一無所缺!我們一無所能;但我們無所不能!我們一無所是;但是我們無所不是!
因為天父供應一切所需,我們擁有心靈的自由、平安與喜樂!我們不會因執著,而被世上有形無形的一切,卡住自己靈性生命!
常想到耶稣説,你們先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6:33)。因此天主子女的心自在、靈輕盈!內心沒有太多遺憾、委曲、苦毒、憤怒、不寬恕、捨不得、擔心、害怕、沮喪、煩惱。
天主子女常常在生活的片刻中,讚美天主父及其供應,深深地為自己的幸福與幸運而感謝!
張宏秀(心理輔導博士)
圖片來源:Teresa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