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善意溝通》
吳瓊芬
近日參加了善意溝通的研習會,心中十分感恩。這次研習會是由聖道明傳道中心舉辦,場地是幼稚園的中庭,十分清新又可愛,讓我回到幼兒快樂的時光。會場有四十幾人。研習會的開幕,由洪玉雪修女以柔和的音樂和祥和的風景投影片讓大家緩緩收心而專注,開啟了學習的旅程。
善意溝通的四大要素是觀察,感受,內心需求,與請求。看來不難卻大有學問。洪修女在此次的研習會上設計了許多遊戲讓我們在喜樂中學習。我們分組研討什麼因素阻礙了人際的溝通,之後各組派人上台報告。人多,內容顯得非常豐富。
接著各組研討夫妻,親子,人際,上司部屬善意溝通的需求要素。每組成員用各種顏色的筆做海報說明,場面緊張又興奮。當然,修女在活動前後一一解說善意溝通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修女也設計了精采的遊戲讓我們學習如何將感受與內心需求連結。工作人在牆壁上掛滿了感受的字句,又在長桌上放著各種內心需求的話語。遊戲開始,修女舉例說:當你的女兒打電話告訴你,「媽媽,我愛你。」,你的感受如何?我們就開始去牆壁上找正確的感受名詞。接著又去找感受下的內心需求是什麼?我們四十多人全場跑,興奮又開心。這樣的練習持續了十到十五分鐘。我就深深地瞭解到,同一情境,大家的內心感受與內心需求都不同。修女不用說明,我也懂了。這真是個活潑又有效的教學方法。
更進一步地,我在這次研討會中,學到了觀察與評論的差別。原來我十時在評論而不是平心觀察,而是一開始溝通已經錯了,已經評論對方了。接著我細心地學習內心中的各種感受,有難過,失望,沮喪,和無助;當快樂,喜悅,興奮,開心和滿足的情緒。我得先學習自己的感受和內心的需求,才能去體會別人的感受與內心需求。之後,我們分組練習同理心,我這組的伙伴都有些怕怕的,因為怕做不好,可喜的是我這組伙伴們都表現良好,我們的欣喜自然流出。最後,我學習了請求與命令的不同,才知道自己常對老公下命令,搞得老公不爽。
這兩天的學習慢慢的,歡喜又身心疲累,回家睡得好舒服。修女說:如果我們願意,可以組織每週小組練習班來加強善意溝通的技巧。我盼望用善意溝通與我父母做連結讓我對他們的愛表達地更溫馨祥和,也期待與我的家人和朋友共享愛的語言。祈求天主的祝福,讓我的語言充滿天主的愛。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努力,讓我學到愛的語言,我想破功的時刻會有的,十月三日聚會時在與伙伴們互相研討練習。感謝天主!
(本文同步刊載於道明之友175期)
心得分享
孟令玲
非暴力的相反,當然就是暴力,多數人應該不會把暴力的標籤往自己的身上貼吧!第一眼看到這個工作坊的標題,當然也是覺得這哪沾得上邊,我多與人為善哪!整整兩天在洪修女紮實的帶領下,徹底改觀。如果認為只是來學說好聽的話,或是以為無外不過學些提升溝通的技巧,那可太錯看這門學問了。
我生長在暴力的家庭中,上了大學還挨過一次。我對自己說,我唾棄暴力,但是我也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因為我自己的溝通方式,尤其對自己身邊的親人,在最不自覺的情況下,其實是深受我原生家庭影響的。
工作坊教學的運作模式,最近二十年來風行於歐美國家,費用相當高端,成效也比較直接,這種情況下,主講人有沒有兩把刷子,可是立刻見真章的。
我們這次,學員有一點點超收,兩天時間又很短,可是洪修女行雲如水流暢發揮她的經驗和功力,讓我們所有學員內化和體認都有超標的收穫。洪修女在這個領域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活潑的帶領技巧,不卑不亢地分享她自己和相關案例,成功打開學員們的心防,最後的同理心操練,很多學員都得到了適當的療癒,很感動也為課程畫下完美句點。
洪修女說,在美國目前已經有些地方,把【非暴力溝通】的學習,帶入小學生課程,並且邀請父母參與,這真是何等的幸運。如果從小就能夠學習正確的體會與表達,又能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生命一定充滿著愛。
感謝聖道明傳道中心舉辦這麼有意義的課程,令人感動的是,學員的信仰是開放的。謝謝工作人員義務投入竭盡全力照顧學員們。最要謝謝洪修女,她是在用生命來為【非暴力溝通】播種。
(本文同步刊載於道明之友175期)
幸福的關鍵
鄭逸雰
我問:「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對方回答:「不行。」我說:「拜託啦!」對方說:「不要!」這時心裡不免大喊:「什麼嘛!一小忙也不願意幫。」苦苦哀求後變成憤憤不平:「你下次也別想找我幫忙。」委屈、傷心的情緒跟著一湧而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在上過洪修女的「善意溝通初階工作坊」之後,我看到了自己的問題,原來在善意溝通中,「請求」和「命令」的差別就在於我們是否給予對方選擇的權利?我們在提出請求時,是否有想過對方此刻的感受與需要?因為一旦對方認為我們是在強迫他們,他們就不太會想要滿足我們的願望。
此外,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也學習到如何自我覺察,透過不同的情境出題,我們練習找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感受與需要,當修女講到的是一個不愉快的情境,我最常出現的感受就是生氣,後來才知道生氣是最表面的,心裡面一定還有其他更深的感受,要試著把它找出來。透過課堂上不斷的練習,幫助我看到真實的自己,也學習要更多的接納自己、愛自己。
有一句話說:「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是獲得幸福的關鍵問題。」每一個人都想要得到幸福,可是卻忽略了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與周圍其他人的關係。所謂「有關係,就沒關係」,相信只要人際相處愉快,很多煩惱自然就沒有了。如果你也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想要再因為溝通不良而造成家人間彼此的傷害,一起來學習「善意溝通」吧!相信它可以幫助我們與他人內心的距離更靠近。
(本文同步刊載於道明之友175期)
學習「善意溝通」訓練工作坊心得
朱瓊華
Mr. Jim and Jori Manske 夫婦是一對非常契合的心靈伴侶。我從他倆的肢體語言有很多的學習,包括他們在講話時不斷地用關愛的眼神鼓勵對方表達他們心中的需要,同時運用心領神會的方式來探討對方真正要表達的意思。即使是這麼專業的兩位心理諮商專家夫妻,在生活中的小細節一直不斷地繼續學習與付出,那份真誠地愛與關心讓我感動不已。
最近女兒和我分享了她的生活經驗,她說從小到大都是喜歡結交朋友的,但現在長大了事情多了,無法把自己的時間都花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上。我學了「善意溝通」之後,我也體會到朋友之間的交流是重於溝通的品質,而不見得要參與太多的社交活動。因此我回答她說:朋友不在多而在精。回答完了這句話,仍在想如果女兒也來參加「善意溝通」的課程多好。但我知道她正在工作與感情中尋求生活的平衡就已經要花很多時間,我還是在與她相處時慢慢地與她分享有關如何在工作與感情生活中去學習「感激生活中的給予而不貪心。」
我學到了在溝通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與意志,即便是自己的先生或孩子,他們都理所當然地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甚至連需要也是不同的。
對於先生,我的心得是在結婚初期對婚姻充滿了憧憬,以為結婚後兩人所築的小窩一定是美滿幸福的,即便是我常看到他的缺點也把它當作優點。漸漸地,生活中要面對許多現實問題,當初結婚時的熱情已經不再那麼浪漫,眼中出現許多不容易接受的地方,但彼此工作也忙,並未真正花時間多溝通。直到大家年紀漸長,我們都發現到彼此應該提升溝通品質,重新認識彼此,學習傾聽對方的感受與需要,而不再用評論或指責。雖然是我學了「善意溝通」,但先生也開始注重自己的修為,我能體會他也有在進步。
對於孩子,我常覺得自己生活中失敗的經驗,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又再重蹈覆轍。我學習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孩子,但無法替他們做決定,就算知道他們可能又要經過辛苦的過程,但也只有懷著祝福,祈禱他們知道如何面對困難,即使碰到失敗的結果也有能力重新站起來。在過程中如果他們對我提出請求,我一定會盡力協助他們;如果他們要自己面對挑戰,我也要鼓勵他們繼續往成功的路努力邁進。我相信每一位父母要做到這點都不容易,但我願意努力學習做個稱職的母親,也要與先生不斷溝通,建立共識才行。
(本文同步刊載於道明之友176期)